整理:楊于葳
牙蟲科(Hydrophilidae)目前已知的種類約2800多種,分為水棲與陸棲兩大種類。水棲牙蟲幼蟲多為捕食性,也就是吃水中各種微小的無脊椎動物(蝦就是無脊椎動物);水棲牙蟲成蟲食性會因為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,有些牙蟲善於游泳。
牙蟲屬於水田常見的水生昆蟲,若家裡附近有田,有較高的機率遇見牙蟲。如果缸子裡有放水草需小心檢疫,有些水草場會把水草養在戶外,所以檢疫後再放入缸中會比較安心。我第一次在水族箱發現牙蟲,是在一朵水芙蓉葉片底下,當時為了讓水芙蓉有足夠的光照時間,有把水芙蓉拿到室外曬太陽一個月左右,剛好附近又都是水稻田,可能因為這樣的關係,所以才會跑到缸子裡面。
Minoshima, Yusuke; Hayashi, Masakazu(2011)
牙蟲成蟲,有大到像金龜子那種體型,也有小到大概一顆花生米的尺寸。我們很難從幼蟲去判斷它長大會是什麼樣的成蟲,用肉眼看他們的幼蟲外型,會覺得長得跟菜蟲很像,保險起見,看到要撈掉比較好。
姬牙蟲(Sternolophus rufipes),幼蟲為肉食性,會捕食孑孓,成蟲為雜食性,他們會將空氣除存在腹面,體長約 9 mm ~ 11 mm,在全台低海拔平靜的水域都有機會發現姬牙蟲。
某些牙蟲的耐鹽度很高,像是大員牙蟲(Berosus tayouanus Ueng),體長約 4 mm - 6 mm,幼蟲會捕食水中無脊椎動物,成為以水中腐敗物為食,它是臺灣目前已知最耐鹽的昆蟲之一,可在沿海的感潮溝、棄置魚塭、鹽田等水域中發現。
水族箱微生物圖鑑
參考資料
劉興哲(2018),台灣的水生昆蟲圖鑑。檢自:https://dytiscidaetaiwan.blogspot.com/search/label/%E6%B0%B4%E7%94%9F%E6%98%86%E8%9F%B2%E5%9C%96%E9%91%91 (2021/10/26瀏覽)
劉興哲(2018),Sternolophus rufipes (Fabricius, 1792) 姬牙蟲。檢自:https://dytiscidaetaiwan.blogspot.com/2017/06/sternolophus-rufipes-fabricius-1792.html(2023/01/16瀏覽)
鄭明倫(2014),臺灣生命大百科。檢自:https://taieol.tw/pages/4798/articles(2023/01/16瀏覽)
台江國家公園,大員牙蟲(Berosus tayouanus Ueng, Wang & Wang)。檢自:https://www.tjnp.gov.tw/Encyclopedias_Content.aspx?n=557&s=251289(2023/01/16瀏覽)